网络悼念的兴起 弗吉尼亚惨案所引发的“网悼”,显示的不过是网上悼念的冰山一角。在我国,2000年3月就出现了第一家专业网上祭奠公司——北京网同纪念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创建NETOR网站。截止到2005年4月初,中国出现的类似网上祭奠馆数量已超过8万个,有近千万次的网上祭奠活动。① 通过比较,笔者将现有的网上悼念分为两类:第一,以专业网站的形式出现,为了人们能在虚拟世界祭奠逝去的亲友而专门设置,如上文提到的NETOR网站;第二,是在大型门户网站等虚拟社区中出现的群、博客圈甚至是新闻专题,多是为了纪念某些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死者或者逝世的名人。专业网站上悼念的进行需要经过一定程序,用户通常先要在网站上注册,并为故去亲友建立虚拟的纪念空间,然后才能进行仿真性的祭奠活动,还可存放先人的历史照片、纪念文章等图文声像资料,供后人缅怀追忆。而虚拟社区中的网络悼念,一般是在社区的倡议之下或是网友自发行动,为逝者建立纪念群、发表文章、上传照片、跟帖发表意见等。比较而言,虚拟社区中的网络悼念更具有随意性和自发性,参与者的身份也更加多元化。 “网悼”的传播学解读 1.与传统悼念相比,网络悼念属于泛传播模式 “泛传播”,是指网络媒介表现出的分散化、全景化、扩展化和一体化的传播属性。②这些属性的呈现,是由互联网的超文本性、超级链接、对信源和信宿的整合等技术特点决定的。而网络悼念正是在网络这种超级介质里的一种泛传播。 在网络追悼中,任何人都可以作为追悼的发起人,并且后来的跟帖人也可以发起新的话题,传播源有多种可能。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对逝者信息的附加或者编码。信息接受者或者是单一个体,或者是某些人的集合。在信息从传者到受者之间,既可以是链式的传递,也可以是分层传播。每一个参与者不论是信源、信宿,都对等地拥有信息,并自由进行编码和解码。在这种传播中,参与的分散化、信息的扩散化、响应的全景化都体现出与传统追悼所不同的泛化传播模式,并且在虚拟社区的网络追悼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2.在网络悼念中,传播关系高于内容 美国传播学巴罗阿多学派从传播学本体论的角度把传播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二进位的、数值化的对信息符号进行编码,倾向于内容的表达;另一类是类似的,通过象征符号如姿态、情感和背景,进行外在表象的传播,倾向于关系的表达。他们提出了两个假说:第一,传播的本质存在于关系和反应过程。传播活动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内容,二是关系,关系往往包括内容。第二,人的所有行为有一种传播价值。在主体间循环的人际空间是一个传播符号多于事物本身的传播空间。我们不得不相互联系,不得不受影响。所有行为模式如话语、姿态、注视、模仿、个人空间感都是传播模式。只要是表达,就产生意义,进入传播。③ “网悼”的虚拟社区是“关系传播”的典型场所 网络悼念的虚拟空间为人们搭建了一个自由交流思想、情感的平台,开拓了一个可以分享的模糊的文化空间。人们通过文字、图片、音乐等符号进行外在表象的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以跟帖等形式产生互动交流。这种互动已经超出了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交流了,将原本私人化的悼念行为赋予了社会关系的意义了。人与人的关系因为网络的存在而在虚拟空间得到了延伸。在虚拟社区中,传播已经从以技术为导向的、独白式的传统线性传播模式,转向以关系为导向的、对话式的全息传播模式。 “网悼”行为是一种“关系传播”行为,其传播关系高于传播内容 网络悼念是人们自身宣泄情感的一种表现,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感情,“人们不能不传播”。④在这种行为中,没有交换的目的,也没有功利性的要求。没有谁真正注意人们表达的内容,而是呈现出相互间的关系。 在“网悼”行为中,真正的接受者其实已经不存在,只是传播者在进行单向度的没有接受者反馈的传播。传播内容不再是传播的重点,而是传播关系的一种外在表现,也就是说内容已经失去意义,只剩下最纯粹的传播关系。但是在“网悼”中,并不是不存在互动的,只是这种互动是在不同的传者之间发生的。弗吉尼亚惨案发生后,facebook上建立了几个纪念希尔舍的群,并且发帖量随着时间在增加,这正是互动的一种表现。在国内的“网上纪念馆”,人们也会相互邀请亲友进行纪念活动。在此,互动是被人们加上了“标点符号”,被传播者转化为一种意义方式。传播不是一个简单的链条,它处在一种相互作用中,并激发更多的潜在传播。 关系传播学派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简短的对话,都包括两种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交流的双方除了传递内容以外,还在一较高的层次上对信息作出评价。⑤对于参与网络悼念的人们而言,进入纪念群、发起讨论、跟帖等行为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传播表达,是关系信息的一种传递。它表明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对逝者的感情,这种的行为已经产生出了传播意义。 注释: ① 李晨,《虚拟祭奠真实清明 网上祭奠馆数量超8万》,《第一财经日报》腾讯网科技频道转载, http://tech.qq.com/a/20050408/000016.htm,2005年4月8日 ②杜骏飞,《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③ 陈卫星,《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1-2期 ④陈先红,《论公共关系学源的传播学分析》,第四届“华夏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⑤[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天堂网逝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沪ICP备07502217号 联系我们:QQ:27719385 EMAIL:miracle55921@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7 2TIANT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nyYes.cn